世代互助 or 世代剝奪?       2013-4-21  自由廣場 ◎ 林奇璋

 

軍公教年金改革引起部分公教人員反彈,行政院長提出「世代包容」概念,全國公務人員協會也稱年金制度就是「世代互助。然而「世代包容、世代互助」是理想,糖衣下的真相是「世代剝奪、債留子孫」。

 

世代互助概念源自19世紀德國首相俾斯麥首創社會保險年金制度,透過風險分擔來達成社會穩定目標。即一代幫助一代;我們幫助上一代、下一代幫助我們。現代福 利國家便循此建立了一個由年輕工作人口來養活老年人口的「世代約制」,期待開展一個好的循環。因此,初期無需準備大量基金供用,財務上採隨收隨付、部份提撥制。但這種制度成立及運作需要幾個前提:

 

 

 

一、正常退休年齡65歲以上:俾斯麥在1889年替歐洲德國設計第一套退休制時,德國人平均壽命48歲,很少人活到65歲。因此以65歲作為適當退休年齡,國家財政負擔不大。今天21世紀如果用俾斯麥公式計算適當退休年齡,答案可能超過100歲。美國羅斯福總統在創設社會安全制時,也選擇65歲作為退休年齡,當時預期壽命是62歲。

 

 

二、人口永遠是金字塔結構:戰後因嬰兒潮人口紅利,過去二十年成為工作主力,生產力提高創造經濟繁榮,即使要幫助少數上一代,支撐相對容易。

三、財務透明:一代幫助一代,但也需要下一代負擔得起,而非千斤之重,財務透明是起碼要求。

 

然經過百年,這種互助制度產生許多問題,迫使各國開始面對改革,且互助概念只存留於第一層社保制:

 

 

一、軍公教退休55歲:歐美國家與我國勞保年金制度設計在65歲以上退休;近來全球面臨人口老化,戰後嬰兒退休潮帶來資產短絀與勞動力短缺,各國都不斷立法延後退休年齡。唯獨我國軍公教退休制,政府遷台後自始即定在5055歲間;目前「90改制」目標也是定在60歲退休。這是我國公務制度允許,大開方便之門,合法掠奪資源。

二、人口老化:多數先進國家國民平均壽命已超過75歲,戰後嬰兒世代也正式啟動退休潮。隨著工作人口日益趨少,扶養人口逐年增多,人口開始往倒金字塔結構發展,使得隨收隨付財務體制瀕臨崩潰,人口紅利逐漸演變成定時炸彈。全球經濟開始走緩,年輕人在就業不易、失業率高漲情況下,已不願生育,面對上一代留下的 沉重債務更是拒絕買單。各國舉債額度都已達上限,債務問題迫在眉睫,人民才開始明瞭原來「國家」債務也需償還的,不會憑空消失,在所得無法成長、經濟動能 減少、貧富差距擴增情況下,民怨早已成世界潮流。

三、債務不透明:軍公教「退撫」這一代完全無法自給自足;不僅從未負擔上一代責任,反而再加責任丟給下一代。至今已累積八兆潛藏負債,這還不含18%利息負擔、過去國庫已撥補的公保一仟多億元,且債務缺口還在繼續擴大中。每年軍公教精算費率應繳3040%;景氣好或不好,都應繳費。如同健保費,難道不生病,就不必依費率繳納嗎?絕非如銓敘部長所言:「若景氣好,財務問題可自然而然解決」。目前軍公教實際只付法定12%差額部份,每年以近千億元財務缺口繼續滾入負債。而債務不會自動消失,總有兌現的一天,未來軍公教所領的退休金,大多數是債留子孫,由納稅人繳交國庫的錢貼補;這種「透支未來」,已直接威脅國家財政狀況。未來的工作人口尚未出生,即被強迫進入此世代互助系統「買單」。政府不願意面對問題揭露真相,公務員以為法定12%已繳足,任何改制當然招致「繳多、領少」抗議聲浪;殊不知背後累積負債爆破危機,完全由下代承擔。大家民粹式喊話,彼此有樣學樣,衍生嚴重問題。

 

嬰兒潮是史上最富有一代,相較少子化後22K薪貧族,世代間誰該幫助誰、誰又該包容誰?去年十月《經濟學人》雜誌將嬰兒潮世代喻為「海綿世代」,將所有的經濟利益吸乾抹淨;同時留下龐大負債,使年輕新世代難以承受之重。下一個經濟危機世代擠壓(Generation Squeeze),將導致「嬰兒潮世代」與年輕世代間的衝突,兩代間「攤牌」可能已難免。台灣人口愈來愈少、愈來愈老,全球經濟也走入了緩慢成長的時代,我們還要留給下一代什麼環境、壓力?所謂「恩給制、世代互助」,皆是美麗詞藻;在人口結構改變,合法掩護(55歲退休、只繳12%)、債務資訊不透明情況下,它幾乎就是「債留子孫、世代剝奪」的代名詞。

 

 

 

(作者為美國精算師FSA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3/new/apr/21/today-o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