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傳真-勞保潛藏負債是參考 現金流量才是關鍵   2013-01-10   工商時報   林奇璋精算師FSA

 

政大法學院院長郭明政直言「勞保破產」是假議題,痛批勞保局不應以商業保險的「精算方式」推估社會保險財務,因為社會保險沒有所謂「潛藏債 務」,他質疑官方製造恐慌、提高保費,勞委會主委潘世偉則附和「潛藏債務」可能不是議題。筆者以多年從事精算的經驗,同意潛藏負債較不是議題,應是參考;但重點在現金流量,勞保「仍有財務危機」。

 

依國際貨幣基金IMF定義與我國公共債務法規定,政府債務不包括公營事業負債、社會保險給付義務等在內,一般政府債務不列入勞保社會保險的潛藏負債,故 無須處理。原因是這種潛藏負債在過往:「無法正確評估金額」。由於社會保險的年金支付涉及許多未來長期變數,退休金屬長期負債,計算公式十分複雜,一如經 濟成長的預測,準確性困難重重,因預測本來就是高難度的工程。且這種支付與一般債務不同,無法像債券般有記載債券名稱/代號、發行日期、到期日、發行面 額、利率。其次,它也非法定債務,支付金額只要透過適當立法程序,是可以修改的。

 

另一重要觀點是,潛藏負債是以現有已投保、領勞保年金的人員之過去資料所計算而得的,這種方式在商業保險下說得通,因為要確保民間機構有足夠支付能力的一種衡量方法。然社會保險卻截然不同,因為勞保是政府舉辦的強迫社會保險,只要中華民國存在,依法未來會有源源不斷加入職場的新進投保者,繳納現金保費,確保財源供應。只要水庫持續有水,問題即不存在。

 

因此勞保從另一觀點來看,只要未來有足夠支付能力,勞保不破產,潛藏負債就無須擔心。在此假設前提下,未來現金流量就是關鍵。這也是目前危機所在,社會 大眾擔心的地方。因此勞委會無須過度擔心潛藏負債,但必須爭取時間,立即修法改善財務狀況;並避免民眾大量擠兌,確保水庫有水,每個人都領得到退休金,用 時間換取改制空間。  但潛藏負債就完全不存在嗎?這種想法過於簡單、樂觀。戰後嬰兒潮的退休、人口老化現象會讓潛藏債務不能再潛藏,債務將逐一浮現。以前債務問題是遠在天 邊,現在是近在咫尺,且正加速兌現中。2010年歐盟委員會要求歐盟成員國公佈其債務的標準方法,包括潛藏債務的方式,以滿足歐洲(穩定與增長公約)的水平。

 

雖然這觀點目前仍未被廣泛使用,因各國忙於眼前舉債上限、歐債危機、財政懸崖,無暇它顧,但全球人口老化現象卻是不爭趨勢。未來台灣人口老化環境也更加險峻(30年內扶養比將由現在的61降為21,兩個工作人口必須負擔1個老人),全球經濟也走入了緩慢成長、資源缺乏時代。薪貧族就業不易,且須負擔較高保費、債務。潛藏負債所代表的另一時代涵意是,隨著人口老化,高齡化問題已由社會現象,逐漸擴大至財政窘態、擠壓所得分配,進而資源爭奪。

 

陳揆所提世代包容原則是理想,但:其一,它只適用於第一層勞保、公保社會保險制,而非第二層職業退休金如勞退、軍公教退撫。我國勞工退休金目前完全採自 給自足原則;軍公教退撫也應自給自足,不剝奪社會資源、也不債留子孫。其次,世代包容的適用有其極限,應考慮22K崩世代的負擔能力,不應無限上綱;希臘 即為借鏡。

 

解決勞保財務問題,不只是關係這一代勞工退休生活,更涉及下一代的生存與經濟權益。政府解決方式必須考量人口結構因素,前後邏輯一致性,勿一廂情願,勿矯枉過正;這是當前執政者無可逃避的責任。

 

 

http://money.chinatimes.com/news/news-content.aspx?id=20130110000044&cid=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