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撥不足 年改不能學健保   聯合報  2017.06.19  林奇璋/精算師(台北市)

台大教授與交大、政大、中央校長聯名投書,指出年改不利大學留才攬才,可依據工程學中的動態系統控制的方法,利用「增加活水」和「增加動機」來解決,仿健保點數計算方式。

針對校長教授聯名發表「年改學健保,機動漸進修正」與林萬億回應「年改不能學健保」,我較贊成後者言論,另提供一些看法供參考。

年金最大焦點在軍公教退撫,勞保也要改革但問題較小。許多人皆認為軍公教退撫會破產,問題出於人口老化、操作不佳、低報酬率、護盤等,這些其實皆非關鍵原因;提撥不足才是軍公教退撫致命問題。

從制度創始民國八十一年公務員退休立法時法定費率八%,往後也從未依歷年來精算結果繳約卅%,只付法定八至十二%低費率,這就注定基金破產命運。依世銀標準,職業年金應自給自足,財務採「完全提存,足額提撥」,並無世代互助觀念。

經濟趨緩也非關鍵因素。廿多歲入職場繳費,退休後至百歲仍領年金,期間可達七、八十年,不知跨越多少經濟景氣循環。景氣循環本就是制度設計者該考量因素;不景氣時也要按精算提撥,頂多延緩幾年仍需補繳。若未將景氣循環列入考量,那是嚴重失職。

年金可仿健保方式,採機動漸進調整?健保一重要機制是它透過第三者提供醫療服務,點數方式功能之一在於讓第三者醫院設法改進效率、降低成本。然年金並無此第三者效率機制,年金給付下要降低誰的成本?仿健保成立費率審議委員會也是多此一舉。

除林萬億「健保是短期醫療給付,年金是長期現金給付」已道出重點外,也不能忽略「潛藏負債」事實。健保是短期契約約定,嚴格講政府若隨時取消制度,並無任何「負債」存在;年金不同,軍公教退撫祖父條款的八兆多潛藏負債不會遽然消失。在軍公教打著信賴保護旗幟下,如何進行改革、漸進調整?健保「量入為出、機動漸進調整保費」是短期思維,軍公教退撫長期看不見的巨額潛藏負債則不然。短期特效藥如有效,長期癌症問題還需擔心、甚至手術嗎?

年金是長期制度,面臨財政困難無可避免趨勢,已來到歷史拐彎點。改革勢在必行,越晚改制,情況就越惡化,整體社會與軍公教人員都將付出慘烈代價。

 

https://udn.com/news/story/7339/2532392?from=udn-catelistnews_ch2

 

******************************************

 

林萬億回應校長們的建言:年金改革不能學健保 聯合報  2017.06.15  林萬億/年金改革委員會執行長

 

台大教授與交大、政大、中央校長聯名投書,指出年改不利大學留才攬才,可依據工程學中的動態系統控制的方法,利用「增加活水」和「增加動機」來解決,仿健保點數計算方式。本報系資料照片

 

十三日周景揚、周行一、張懋中等三位校長與吳瑞北教授發表「年改學健保,機動漸進修正」(以下稱周文),認為台灣優秀的教育、醫療制度及退休制度,是讓大學教授待遇偏低仍願留下的重要關鍵,據而提出年改建言。

首先,周文認為政府因長期經濟成長趨緩,才不得已大力推動年改。這個前提假設有誤。政府被迫加速年改是因為年金財務缺口到去年六月底,預估高達十七兆五九二三億元,其中軍公教人員約八兆三六三億元、勞保八兆九二八三億元。公務人員退撫基金一二○年、教育人員一一九年、勞保一一六年就要破產。這與經濟成長快慢無關,是制度設計不合理使然。

年金債臺高築原因很多,首先是不足額提撥,提撥費率訂得低,在職時就少繳,這是當年設計提撥制退休金(退撫新制)的錯誤第一步。

第二,訂出超高的所得替代率。以一位薦任九職等非主管公務員退休年資卅年(舊制十九年、新制十一年)為例,舊制年資可領取的十八%利息二三九七四元,加上新舊制退休金五七○九八元,月領退休金合計八一○七二元,是其退休前待遇七○六七五元的一一四%,所得替代率超過百分百,制度設計引誘公教早退多領。

九十五年、九十九年兩度年金微調,將所得替代率壓到卅年年資為九十%。但是,所得替代率的分母以本俸兩倍計,比中低階公務員與中小學教師的實質薪資平均高出約一.一八倍,從而使所得替代率被低估。換算回來,卅年資的退休人員實質所得替代率是一○六%。

第三,在職時提撥是以當月投保(提撥)薪資計算,但領取退休金時卻以最後一個月的最高薪資核計。這也是多領,基金赤字更加嚴重。

第四,年金開辦當年,台灣平均餘命六十二歲,去年已達八十歲。活得越久領得越多,基金當然不足支應。

最後,十八%優存本是為了補充當年待遇偏低、退休金少的權宜之計。民國七十年以後,軍公教待遇已調高到優於勞工,且銀行定存利率更是一路下滑,目前政府每年仍要為四十五.六萬優存戶,編列六七八億預算支應。種種不合理,年金難以支撐。

要怎麼改?周文建議健保式漸進改革。健保與年金不同,健保是醫療給付,且是短期給付。今天投保,生效即可看病。年金是今天繳費,退休才領錢。因此,提撥制退休金基金扣除預期投資報酬率外,需要完全準備健保則不然,只要短期安全準備即可,不需存放一大筆基金等著被領取。所以,健保是支出多少,就收多少保費。收入不足,先將安全準備拿來用,接著微調保費即可。這種作法不適用年改。

如前所述,我國年金制度財務缺口大到微調已無法解決嚴重收支失衡問題。如果不合理的制度不改,靠在職人員微調費率,填補龐大的財務缺口,而退休人員只微降退休金,結果仍是不到十五年後就破產。現在多繳的人,屆時一毛錢也領不到。

我們也承認,這一波年改,沒有徹底解決年金制度問題,但至少讓制度趨於合理。之後,再儘快進行新制度的設計,讓年輕世代有個永續的年金制度,不要再拖累下個世代,台灣才有希望,而不是舉著不合理制度設計下的信賴保護原則打轉。

 

 ******************************************

 

教授聯合投書/年金改革學健保 機動漸進修正   聯合報 2017.06.13  吳瑞北、張懋中、周行一、周景揚 

                                                                                                                              

最近,才剛落幕的台北Computex,吸引了全球目光,顯示人工智能、物聯網、ARVR、機器人等新科技時代(孫正義先生稱之為科技之新寒武紀)已經來臨,此波數位革命來得又急又猛,所有產業均須求新求變,才能因應此一經濟典範的轉移。面對此一空前大變局,台灣必須即時整合軟硬體工業,建立智能產業模式,急需網羅全球優秀人才。

人才培養不易,以在美國攻讀博士而言,一年學雜費七到八萬美金,四年投入成本即近台幣千萬,因此各國政府為爭取人才均不餘遺力,紛紛提出最優渥的待遇與措施。大學教授有全球的移動力,是各國積極爭取的人才,在與香港、新加坡年薪達三到四倍的差異下,過去仍有不少海外學人選擇回國任教,貢獻所學,無非是對台灣優秀的教育與醫療制度有信心,而退休後的安定生活保障,也是其中的重要關鍵。

受累於長期經濟成長趨緩,政府不得已大力推動公教年金改革。但政府施政一旦破壞了信賴保護原則及其相對應之祖父條款(Grandfather Clause),人才延攬就將失去憑恃,可能未見其利,反先蒙其害。目前多校各系所博士生報名人數紛紛探底,優秀師資招聘也明顯愈加嚴峻。有像交大努力向校友募款,成立青年講座教授,為助理教授倍薪,但長期仍難以為繼。高等教育如不能聘留優秀學人,台灣在競爭激烈的未來難以樂觀。年金需要改革,大多數公教人員都可以認知,但如何改革,可以解決財務問題,又能維持政府信賴保護原則,應該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有賴全民發揮創意。過去台灣健保也曾面臨破產,但衛福部採取適度措施,社會可以接受,政府也不必失信,順利地達成改革。其中的作法就有很大參考價值。

為解決年金問題,目前方案簡單說就是多繳、少領、晚退,(如圖一所示)實質上是改變支出的斜率,但此法只能延緩破產年限(據估計可延十三年)。但若看成工程學中的動態系統控制問題年金可採機動漸進調整方式如圖中虛點線,量入為出,逐年檢討調整,使收支漸進達成平衡。換言之,類似衛福部的作法,退休金改為以點數計,過去一點對應一元,未來一點為多少,可視收支情形,成立費率審議委員會,以機動漸進方式調整,達成永續經營,且不廢祖父條款。

 

此方式也容許加法思惟,能刺激公教人員,以更創新作法,齊力提昇全國經濟發展,(如圖二所示)產生正回授的效果。公教入員有了努力動機,若能齊心努力使GDP成長多一%,台灣一年就可增加一千億收入,不但能使每點值超一元,更能將所得效益全民共享。如此能使全體公教人員都能公忠體國,發揮創意,勵精圖治,則台灣大治,指日可待,國家幸甚,全民幸甚。

 

(吳瑞北/台灣大學教授、張懋中/交通大學校長、周行一/政治大學校長、周景揚/中央大學校長)